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忘記以前的事
自己小時候的事幾乎忘記得一乾二淨
剩下來的記憶都是我在哭的畫面

 

 

第一次哭 (自出生而來已經哭過上萬次 不過那些都忘記了)
那時候母親帶哥哥上小學 我還在唸幼稚園下午校

我一個人在看電視 當時情節碰巧是親人離世
傻傻的我以為母親大人很快也會魂歸天國
坐在地上看電視的我 就瑟縮在梳化旁邊大哭
自出生而來 直到敲鍵盤的這一秒
從來未讓母后看到我因為傷心而流下來的淚水

那個畫面我一直也忘記不了
現在想起來 也許我這個人的致命傷
就是不懂撒嬌
要是當時母后回來之後懂得抱著她大腿
在她懷裏大哭"媽媽你會不會死啊"
現在的我最少也是個大叔殺手吧

 

 

另一次哭也是因為母后的緣故 (這個女人為甚麼總是把小孩子弄哭!!!)
那時候母親帶哥哥上小學 我還在唸幼稚園下午校x2 (這段時期也哭太多了吧)

現在香港的小學幾乎都是全日制
但以前不少會分上午校 下午校
哥哥上的那間當時還不是全日制
所以有時星期六要上學

天真又愛睡的我 怎麼會知道
星期六還要上課這個殘酷的現實
於是一個懶洋洋的星期六早上
剛睡醒的我
“嗯? 媽媽不在房間?" “哥哥也不在!!"

找遍這個房子後 (家貧 房小 不消一分鐘就看完 所以就此跳過找媽媽的描述)
在床上哭起來 “媽媽 回來啊~" “回來啊"
(沒有喊哥哥 是因為他不回來也沒所謂嗎)
不知道我是單純還是太笨
竟沒有想到"媽媽不要我了?"
而那淒厲的呼喊聲竟沒有孝感動天
(這算哪門子的孝啊)
最後落得的是 我哭累了不再叫喊的下場

要是有鄰居聽到 應該以為有個小孩瘋了
不過換了這個時代發生的話 鄰居大概會馬上報警
然後我母后應該會背上
“獨留兒童在家" “疏忽照顧兒童" 的罪名
又或者"讓可憐的小女兒大哭"也算一個
搞不好在警局弄上十個八個小時
我又再在家裏大哭一場啊

 

 

另一次哭是因為跌倒 (這其實沒啥好寫的…)
跟哥哥在街上追逐 追不到還弄傷了膝蓋
上一代的人都給膝蓋它一個神的別稱 菠蘿蓋!!

菠蘿蓋給擦破皮後 我便開始幻想起來
要是母后說一句"你媽! 流一點點血便大哭 算甚麼英雄好漢"
我就馬上給駁回去"我媽? 我媽不就是你嘛"

可是當時母后卻是溫柔地哄我
還帶我去前方的超市 買了一大包十二小包的
小丸子包裝紙巾!!!
最神奇的是 我看了這個 竟然也不再哭

現在想起來
小孩子還真是好騙哪 (大概世上只有我才那麼好騙 嗚呀)

 

小時候受傷有人心疼失落有人安慰
現在遇到困難自己就要學會面對

要是能做到張敬軒《My Way》所寫的歌詞那樣
應該也是個大人了

 

 

我想 所謂的大人就是"在別人面前不會哭泣"的意思
小時候經常渴望快點長成大人
可是 成年以後卻常常有一種"忘了甚麼"的感覺

有一天倏然想起"啊 我好像忘記了 在別人面前哭泣的感覺"
那時候的你 同時也忘記了"向別人展現真實的自己"
我想我喜愛看日劇的原因
很大機會是因為認同
“向別人展現真實的自己"這種日式戀愛

成長的過程一直教育我們
“在別人面前哭泣 是厲害的女人一種手段"
“保護自己的方法就是不展露自己軟弱的一面"

為了宣告"我不是那種玩手段的女人"
又或者"我沒有那麼好欺負"
很多成年人漸漸地 在一個人以外 電影院以外的地方 已經不會哭泣
即使哭了 也害怕讓人知道

 

變得成熟換來的到底是甚麼呢
失去的又是甚麼呢

夏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